王晨︱《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中译本的一些问题
王晨
2017-10-17 10:54
字号
笔者对库尔提乌斯的巨著《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闻名已久,但由于懒惰和学识有限一直没能通读。听说有中译本推出后,笔者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册,既出于对完成这项了不起工作的人的钦佩,又想借此机会真正细读一下全书。关于本书的学术影响和创作背景,中译本的导读和几篇附录已经做了详细的盘点(特别见附录八),笔者在这里只略谈一下阅读过程中看到的一些问题(笔者对照了Colin Burrow的英译本以及Margit Frenk Alatorre和Antonio Alatorre的西译本,后者收录了德语第二版新增的内容)。
首先,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欧洲中世纪的拉丁文学传统及其与后来各国的俗语文学的关系,从卷首的十条"指导原则"中就能深切感受到这点,引文来自多种语言。其中第三条为拉丁谚语Ne tu aliis faciendam trade, factam si quam rem cupis,书中译成"不为他人把事做,只为实现心中愿",但译成"如果你想做什么事,不要交给他人去做"似乎更准确些。第四条为古法语,来自战功歌《纳博讷人》(Les Narbonnais)第十九节(Hermann Suchier校订,Les Narbonnais: chansons de geste, Paris, 1898, p. 26.),描绘了纳博讷的阿梅里让诸子离家,前往各位领主手下建功立业时的场景,其中纪尧姆被派往查理曼那里担任掌旗官,他说的les bones uevres perent, fessom aussi con cil qui bien ovrerent被译成"好书已不存于世,让我们再写点能影响读者的东西"。但这里的perent当是古法语的"显现"(paroir),而非"死亡"(perir)。所以这句话其实是说"善行广为人知,我们也要像那些行善者一样做事"(作者可能有意把这里的bones uevres理解成好作品)。第六条来自歌德,表示一切艺术和学问都属于全人类,können nur durch allgemeine freie Wechselwirkung aller zugleich Lebenden, in steter Rücksicht auf das, was uns vom Vergangenen übrig und bekannt ist, gefordert werden。书中把这段话译作"通过普遍自由的文化涵濡,而同样只能为全体活着的人所拥占。有鉴于此,遥远泰古之遗迹,以及名满人间之辉煌,都将在传唤复活之列",与原文意思相差较大,其实歌德的意思是"只有通过所有同时代人普遍而自由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不断考虑往昔留给我们和为我们所熟知的东西,(艺术和学问)才能得到推动"。第八条来自格勒贝尔的《罗曼语文学基础》:
Absichtslose Wahrnehmung, unscheinbare Anfänge gehen dem zielbewussten Suchen, dem allseitigen Erfassen des Gegenstandes voraus. Im sprungweisen Durchmessen des Raumes hascht dann der Suchende nach dem Ziel. Mit einem Schema unfertiger Ansichten über ähnliche Gegenstände scheint er das Ganze erfassen zu konnen, ehe Natur und Teile gekannt sind. Der vorschnellen Meinung folgt die Einsicht des Irrtums, nur langsam der Entschluss, dem Gegenstand in kleinen und kleinsten Schritten nahe zu kommen, Teil und Teilchen zu beschauen und nicht zu ruhen, bis die Überzeugung gewonnen ist, dass sie nur so und nicht anders aufgefasst werden dürfen.
书中译为:
漫不经心的觉察,毫不招人耳目的苗头,无不关乎目的明确的探究,无不关乎对于认知对象的领悟。大步跳跃空间,随即直逼愿景。虽然是带着一种先入之见对类似认知对象进行并不完美的观照,但他却可能把握全局,高贵的宇宙及其细枝末节也被尽揽入怀。仓促之意导致迷妄之见,决断总是姗姗来迟,只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地趋近认知对象,细察枝节,心境不宁,直到确信对象只能如此而不可以其他方式把握。
笔者的理解如下:在目标明确地探究和全面理解对象之前是漫无目标的观察和不起眼的开端。然后,探究者跳跃式地穿越空间,迅速接近目标。凭着对于类似对象的不完善看法所形成的模式,他似乎在了解对象的性质和细节之前就能把握其整体。在仓促地形成看法之后,他开始意识到错误,慢慢地下定决心,用小之又小的步伐接近对象,考察细枝末节的部分,直到他确信,必须如此而非以其他方式理解,他才会停止。
这个难点在正文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库尔提乌斯认为研究中世纪拉丁文本与文化必须从语文学入手(664页),书中的分析均从文本入手,列举了大量拉丁语引文作为演示,有的有译文可供参考,如在书中占据很大篇幅的《神曲》,但也有很多引文相当冷僻,而且各种现代语言译本均未能全部提供译文,让对于拉丁语较为陌生的现代读者感到颇为头痛(书后的案语未能译出可能也与此有关)。本书中译主要依据的Colin Burrow的英译本中对其中的大部分提供了译文,英译者还特地为中译本翻译了上百处引文(686页),不过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第51页的"渔夫说话也得符合修辞的规则"(liber eloquio piscatorum concordare quam rhetorum)其实是在说,圣经更接近渔夫的语言而非修辞家的;第133页将"举止的老成"(canities morum)译成了"灰白的桑葚";第175页的"佳人面对美酒仍欲推欲就"(et certant vitreo gemma vasa mero)应该是"宝石器皿同纯净的玻璃交锋";第492页注释2:"我谨遵喜剧的规矩,终结了罪恶,我为情况不再转好而哭泣"(morem sequor comici, malis finem pono, flebile principium fine mutans bono),应为"我谨遵喜剧的规矩,终结了不幸,把悲伤的开头变成美好的结局"。
另一些引文可能译者没有看得太明白,加上自己的脑洞,结果和原文意思相去甚远,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49页:
语法长见识,缪斯赋诗艺。
兼而有之者,身边诗歌至。
诗歌何所劝?诗歌谁相随?
语法耳边劝,缪斯身相随。
Venit ad Grammaticae Poesis hortatum
Ut, quem primum fecerat ilia litteratum,
Hec, novem Pyeridum trahens comitatum
Prosa, rithmo, versibus faciat ornatum.
这段话讲的是对儿童的教育,先用语法打下基础,再授以诗艺。书中译文看上去颇为齐整,实则和原文意思相去甚远。这段话直译过来当是:诗歌在语法的召唤下到来,带着九位缪斯,准备用散文、节奏和诗句妆点已经被语法变得能通文字的人。
第110页注释1:
阿波罗马不停蹄地驾车奔向大海:
因为他时而要嬉戏,时而要休憩。
缪斯用歌声让你的头脑昏昏欲睡:
我需要另一个人帮助——
他已解口渴,正寻找不同的灵丹妙药。
Phoebus anhelantes convertit ad aequora cursus
Iam satis est lusum, iam ludum incidere praestat,
Pierides, alios deinceps modulamina vestra
Alliciant animos, alium mihi postulo fontem,
Qui semel exhaustis sitis est medicina secundae.
这是沙蒂永的瓦尔特(Walter of Chatillon)写的《亚历山大记》(Alexandreis)结尾部分的几行诗:福波斯驾着气喘吁吁的马车奔向大海。现在已经玩够,是时候结束游戏了。缪斯啊,从此你们的曼妙歌声将吸引别的灵魂:而我则需要另一眼泉水,只要一旦疏解了口渴,就能治好第二次。作者从异教意象转向基督教,他寻找的另一眼泉水是上帝(《约翰福音》4:14,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这段话的还是比较易懂的,而且《亚历山大记》有David Townsend的英译本可供参考(有位豆瓣友邻甚至很快找到了法译),可惜译者没能花力气去查证。
第142页:
啊! 你是可人的维纳斯的精灵,
美哉! 你浑然天成、完美无瑕的身型!
太阳、群星、大海、天空,
它们就跟你一样,而上帝使之永动。
背信弃义的死神伤不了你一根毛发,
纺线的克罗索一定会对你疼爱有加。
孩子,我衷心地恳求并希企
拉克西丝能倍加地珍惜你,
我恳请阿特洛波斯关爱你,
伙伴尼普顿和特提斯照顾你。
可当你乘风破浪时,却把我遗忘
你不对我表示歉疚,却独自飞翔,
看到你,我的爱人,我怎能不心伤?
他从坚硬的大地母亲那检起石块,
扔过自己的肩膀,创造出了人来;
其中一块石,便是那轻蔑的男孩,
他完全不顾我苦苦的哀求!
我曾经的快乐就此让对手给带走.
而自已像受伤的雄鹿为子泪流。
O admirabile Veneris ydolum,
Cuius materiae nichil est frivolum:
Archos te protegat, qui stellas et polum
Fecit et maria condidit et solum.
Furis ingenio non sentias dolum:
Cloto te diligat, quae baiulat colum.
Saluto puerum non per ypothesim,
Sed firmo pectore deprecor Lachesim,
Sororem Atropos, ne curet heresim.
Neptunum comitem habeas et Thetim,
Cum vectus fueris per fluvium Athesim.
Quo fugis amabo, cum te dilexerim?
Miser quid faciam, cum te non viderim?
Dura materies ex matris ossibus
Creavit homines iactis lapidibus.
Ex quibus unus est iste puerulus,
Qui lacrimabiles non curat gemitus.
Cum tristis fuero, gaudebit emulus:
Ut cerva rugio, cum fugit hinnulus.
这首诗出自九世纪一个维罗纳教士之手,描绘了他钟爱的男童被夺走后的心情(曾有人认为写的是一尊雕像),笔者试着将其译为:
啊,美妙的维纳斯雕像,
你的材料无一低贱,
愿神主保护你,他缔造了星辰和两极,
造就了海洋和大地,
愿你不要遭遇狡诈窃贼的诡计,
愿执纺锤的克罗托珍视你。
我祝福那个男孩,并非假意,
而是真心祈求拉刻西斯,
阿特洛波斯的姐妹,让她不会觉得我言不由衷。
愿你有尼普顿和忒提斯为伴,
当你航行在阿特西斯河上时。
我爱的人,当我爱你时,你逃去了何方?
当我见不到你时,痛苦的我该怎么做?
来自大地母亲骨头的坚硬材料
创造了人类,石头被掷出,
其中之一就是那男孩,
他无视催人泪下的叹息。
当我痛苦时,对手会高兴,
就像当小鹿逃去时,母鹿会哀鸣。
第195页:
世间充斥着罪愆,时间流逝却缓慢;
未到放松的时候,判官就守在门口;
判官宽厚而仁慈,判官权力莫小视;
他要把罪愆扫除,他要立正义为储……
在那常炫的寓所,开着无刺的花朵,
它们每伤心悲痛,就像离乡的孩童。
Hora novissima, tempora pessima sunt, vigilemus.
Ecce minaciter imminet arbiter ille supremus:
Imminet, imminet, ut mala terminet, aequa coronet,
Recta remuneret, anxia liberet, aethera donet …
Patria splendida terraque florida, libera spinis,
Danda fidelibus est ibi civibus, hic peregrinis.
这段引文是所谓的"莱昂体诗歌"(Leonine verse),采用行内押韵。译者为了在译文中体现这点颇花了一番功夫,可惜译文并不十分贴合原意。笔者做不到押韵,只能将大意译出:
最新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让我们警醒。
看,那位最高的法官已经气势汹汹地将临:
将临,将临,他将终结罪恶,为公平加冕,
酬报正义,消除痛苦,带来天国……
光辉的国度,无刺之花的大地,
那里将交给忠贞的公民,此间的异乡人。
第426页:
你用由神圣的鲜血写成的文字将其记录,
这样的文字比用紫红颜料写下的更显眼,
加之你用口舌之血将其以红色特别突出,
用你的虔诚之死告诫我们不要浪费时间。
Jungeris his verbo, praecellis sanguine sacro,
Quo melius solito Punica terra rubet.
Quam tua mullorum rubricavit lingua cruore,
Quos monuit vitam perdere morte pia.
这段话其实是说,布匿人(迦太基)的土地变得比通常更红,你(殉道者西普里安)的舌头用许多人的鲜血染红了它,说服他们为了虔诚之死而放弃生命。
此外,在利用现有的中译或英译时,译者有时没能注意到其中的错误,或者由于追求押韵等原因而对原意相差甚远的例子,比如第159页那段乔叟的"巴思妇人的故事引子",选用的中译版本就不太好。又如第315页的那首曼里克的名作,英译本提供了朗费罗(Longfellow)的译文,但为了追求原诗的押韵方式和两长一短的句子结构,英译对意思做了不少改变,中译者未加甄别,直接据其译出。
本书的另一个难点在于,书中涉及的时间和地域跨度极大(583页),主题又非常庞杂(595页),中译本出现一些讹误在所难免。不过,有的似乎可以避免,下面举一些例子,如第1页就有"丹纳修订法国史后的1871年,德国获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随后霍亨索伦帝国崛起"这样令人费解的话,其实作者说的是"1871年的战败后,丹纳修正了法国史;霍亨索伦帝国建立后,尼采写了《历史对人生的利弊》这篇'不合时宜'的文章"。第3页比较了亚该亚人之于迈锡尼文明和日耳曼人之于罗马文明的不同,译文把蛮族向教会臣服(fall prey to)理解成迫害,导致这段译文不知所云。第50页,"这是他从约瑟那里看到的说法",这里的约瑟是《犹太古史》的作者弗拉维乌斯·约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第58页,"特罗古斯史书中的查士丁小传",应为尤斯丁所撰写的特罗古斯《腓力史》的摘要(Justin's epitome of Pompeius Trogus history),特罗古斯是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史学家,他写的《腓力史》(Historiae Philippicae et Totius Mundi Origines et Terrae Situs)只有尤斯丁摘要中的部分保存下来。第83页,"哲罗姆……招致教会保守派(如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位期间的路易·德·莱昂)攻击……这些指责让哲罗姆十分恼火",哲罗姆生活在公元四世纪,路易·德·莱昂则生活在十六世纪,前者如何能对一千多年后的人的攻击恼火呢?原来英译本说的是as was Luis de Leon in the Spain of Philip II,即就像路易·德·莱昂的遭遇一样,此人因为从希伯来文翻译了《雅歌》而遭到宗教裁判所的指控,与哲罗姆同病相怜。第87页,"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在一封致罗马人塞内加的信中",这句话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句中的塞内加是指罗马帝国初期的那对著名父子的话。原来译者把senate(元老院)看成了Seneca,这种走眼似乎不太应该。第123页,"'卡龙是个粗人','但非常和蔼'",这里的卡龙其实是在冥河上摆渡亡魂的卡戎,铭辞中的意思是卡戎残忍(夺走了某个年轻人的生命),另一人则表示反对,认为卡戎仁慈,夭折反而让他避免了人生的痛苦,两人的争辩展现了生命的悖论。第257页,"佩特罗尼乌斯的第131首诗",应该是《萨梯里卡》的131节,译者看到引文为一段诗,就想当然了。第372页,"彼得·克里索罗古斯"(Peter Chrysologus)当为"金言彼得"。第471页:"用生命之水为海葵写下血的宿命",这里的"海葵"(anemone)应为银莲花,奥维德《变形记》的读者应该对这种花不陌生,阿多尼斯被野猪刺死后,维纳斯将情人的鲜血变成了银莲花。
无论如何,将库尔提乌斯的这部巨著迻译成中文都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笔者才疏学浅,在这里列出一些问题并非为了批评,完全是阅读过程中的副产品,从书中吸取大师的养料才是真正的目的。
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 Download Evernote.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