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18

李零:说晋楚争霸

说晋楚争霸
文 | 李零
(《读书》2018年5期新刊)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办了个展览,取名《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山西省博物院的展览也以春秋战国的文物为主,题目叫《争锋——晋楚文明特展》。这两个展览有什么不同,大家不妨比较一下。我理解,后一个展览要突出的是晋、楚二国。春秋时期,晋、楚是一南一北两大国,一个是黄河流域的大国,一个是长江流域的大国,晋楚争霸是这段历史的重头戏,最能体现中国历史的南北对抗。
从长沙回来,孙庆伟老师给我打电话,向我转达山西省博物院的邀请。他说,你是山西人,对山西很有感情,当研究生时就写楚国铜器,你去讲几句话,最合适。我说,我很想看这个展览,但讲话是个思想负担,不准备,不敢讲,时间太短,又来不及准备,这里只能就展览主题,讲点粗线条的东西。
 时间框架             

首先,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时间概念。
 现在,大家到宾馆大堂办入住,墙上挂着一大堆钟。这些钟是干什么用的?是表示世界各大城市的时间,供你对表。春秋战国,各国记各国的事,头绪纷繁,彼此有出入,只有通过"对表",才有统一的时间表,好像看电视新闻,世界各地有什么大事,"天涯共此时"。
 什么叫春秋?什么叫战国?史学界有不同理解。我不想拿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折磨大家,只想讲一下通常使用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讲这段历史,他有两个年表,一个是《十二诸侯年表》,一个是《六国年表》。这两个年表都是参考各国史料,通过"对表",整合在一起。前者以周、鲁的纪年为经,其他十二国的纪年为纬,始于共和元年(前八四一年),终于周敬王卒年(前四七七年)。后者以周、秦的纪年为经,其他六国的纪年为纬,始于周元王元年(前四七六年),终于秦二世三年(前二〇七年)
这两个年表,前八四一至前七七一年属于西周晚期,前七七〇至前二二二年属于东周史,前二二一至前二〇七年属于秦代史。东周史分前后两段,前一段是春秋史,后一段是战国史。
春秋本指《鲁春秋》涉及的年代,始于隐公元年(前七二二年),终于哀公十六年(前四七九年),但隐公元年距平王东迁,前面还有四十八年,哀公十六年距周元王元年,后面还有两年。
战国多指《六国年表》涉及的年代,始于前四七六年,终于前二二一年,但前二五五年,秦取西周,前二四九年,秦取东周(案:这里的西周、东周是指前三六七年从周王室分裂出的两个小国),周亡距秦代还有二十八年。
广义的东周史是在狭义的春秋史前面加四十八年,后面加两年,并在狭义的战国史后面加二十八年。只有加上这七十八年,才能同前面的西周史和后面的秦代史衔接起来。
春秋五霸,见《荀子·王霸》。荀子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为春秋五霸。前三霸是春秋中期的霸,后两霸是春秋晚期的霸,春秋早期没有霸。这是最早的说法。唐宋以来,有不同人选,没必要多讲。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一部东周史,晋楚争霸,主要是春秋中晚期的事。
春秋早期,郑、虢争政,其实是王畿内的杯中风波,他们是王朝卿士(案:严格讲,郑国、虢国都不是诸侯,因此它们的国也不是诸侯国那样的国),窝里斗。郑国与宋、卫等国冲突,也谈不上争霸。当时的大国是秦、晋、齐、楚。
春秋中期,齐桓公存邢救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固然可以叫霸。但齐桓公的霸,只是称霸,不是争霸。真正可以称为争霸的,主要是齐桓公死后的晋楚争霸。晋楚三战,城濮之战(前六三二年)是晋文公和楚成王之间的大战(晋胜),邲之战(前五九七年)是楚庄王与晋景公之间的大战(楚胜),鄢陵之战(前五七五年)是晋厉公与楚共王之间的大战(晋胜),这才是标志性事件。
 春秋晚期,吴楚之争和吴越之争,惊心动魄,极具戏剧性和文学性(伍子胥帮吴王阖闾伐楚入郢和句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故事实在太传奇,难怪会成为中国文学传唱不绝的主题),但与晋楚之争没法比。即使到了春秋晚期,晋、楚仍然是超级大国。
 据《左传》昭公五年,晋有四十九县,每县出长毂百乘,战车数量可达四千九百乘。而《左传》昭公十二年说,楚国光陈、蔡、不羹(不羹包括东不羹、西不羹),"赋各千乘",如果按三个县算,可出兵车三千乘,如果按四个县算,可出兵车四千乘,全部兵车,当在四千九百乘之上。
 这里,战车四千九百乘是个什么概念?《孙子·作战》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四千九百乘,按战车两千乘配十万人计算,兵员当为二十四万五千人。
战国初期,北方,魏最强,南方,楚最强,仍承其余绪。
 间框 

其次,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空间概念。
 我国古代,中国与四国(东南西北四国)相对,没有中国,就没有四国,没有四国,也没有中国。
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其实是西周以来十四个国家的年表。这十四国,不能代表全部,只不过是司马迁所见史料中比较重要的国家,特别是《春秋经》中比较重要的国家。周是天下共主,除去周,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都是西周就有,东周也还在的国家。
 齐、鲁、晋、卫、燕是周初封建的五大诸侯国。齐、鲁封在夷地,晋封在夏地,卫、燕封在商地,最重要。曹、宋、陈、蔡,不能与之相比。秦是周孝王时才有,郑是周宣王时才有。吴、楚处于边缘。
两周之际,史料阙佚,很多事件和年代关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清华楚简《系年》前四章恰好讲这一段。简文第一章讲西周衰亡,衰亡是从厉、宣二王开始。简文第二章讲幽王之死和晋、郑、楚始大。幽王在位仅八年。他死后,形成二王并立。东方的王是幽王的弟弟余臣,由诸侯大臣立于虢,西方的王是躲在申地的太子宜臼。第二年,即王位空缺的幽王九年,诸侯大臣无法朝周,晋文侯把太子宜臼从少鄂接回来,立于京师(镐京),三年后才送他去成周。后来,晋文侯把虢公翰立的携惠王杀掉,势力扩大到京师。这是讲晋国始大。接下来讲郑国始大。郑国始大是从郑武公开始。东迁后,郑武公是王朝卿士。成周以西、京师以东归晋文侯管,东方的诸侯要听郑武公的号令。接下来讲楚国始大。楚国始大是从楚文王开辟汉阳之地开始。简文第三章讲周室东迁,秦仲(当指秦襄公)伐戎继周,收复周土,为周人守陵,秦国始大。简文第四章讲卫国始封、赤狄灭卫和卫国东迁。以前我们只知道狄灭邢、卫,不知道是哪支狄人所灭,读了简文才知道,是留吁王干的。留吁在屯留(李零:《读简笔记:清华楚简〈系年〉第一至四章》,收入李守奎主编《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上海中西书局二〇一六年版,38—54页)。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送之,晋文侯、郑武公安定之,有勤王之功。晋、郑、秦、楚是借此机会,乘势崛起,这是东周的序幕。卫国的灭亡是东周戎祸的标志。
古人说,平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引周桓公语这样讲,《国语·周语中》引富辰语作"晋、郑是依"。晋、郑离周天子最近,对拱卫周室最重要。但后来,郑国日衰,晋国日强。
整个春秋时期,秦僻处雍州,忙于伐西戎。文、宪、出、武四公住在宝鸡,德公住在凤翔。秦人在凤翔,一住就是二百九十四年,直到前三八三年,秦献公才迁都栎阳。战国中期以前,沣镐以东和洛水以东,秦的势力一直受到晋的遏制。周人的背后,晋才是靠山。楚人北上,而始终不能得志者,就是因为有晋。中原诸夏,夹在晋、楚之间,是南北对抗的中间地带。南北对抗,主要是晋、楚对抗。
春秋晚期,郑、卫、曹、宋、陈、蔡,孔子周游列国经过的国家,都已沦为小国。他想上晋国,被子路拦阻;想去楚国,叶公嫌他年龄大。当时的大国是孔子想去却没有去成的这两个国家。
战国时期,三晋居中,把周天子的地盘围在韩地之中。齐在东,秦在西,燕在北,楚在南,又把三晋包裹在当中。中心有中心的坏处,边缘有边缘的好处。当时有很多纵横家,如苏秦、张仪者流,大讲合纵连横。合纵是南北联合,对六国有利;连横是东西联合,对秦有利。晋、楚对抗对秦最有利。秦取天下是横向取天下。它是沿渭水,东出崤函,好像一把利剑,刺穿一道道南北屏障,先灭两周,次取三晋,南下灭楚,北上灭燕,最后灭齐。谁笑到最后?不是三晋,不是楚,而是僻处雍州的秦。
  国的兴亡  
城濮之战,楚国来势汹汹,晋文公犹豫不决,咎犯劝他下决心,与楚决战。他有一句名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表里山河"是讲晋国的地理优势。
晋国,地形很特殊,疆域四至,天造地设,不是人为划出来的。它不仅三面环山(东有太行山,南有中条山,西有管涔山和吕梁山),两面临河(黄河从它的西边和南边流过),而且中间也有山(北有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南有太岳山),进可攻,退可守,好像天然的堡垒。
当然,我说山西像堡垒,并不等于说,它是完全封闭,自个儿把自个儿关在里面,根本不跟外面来往。它的山有很多山口(如太行八陉),河有很多渡(如茅津渡、大禹渡、风陵渡、庙前渡、蒲津渡、龙门渡)。各个出口外多通都大邑,东有邯郸、邺城、安阳,南有洛阳、三门峡,很多大战都是在外面打。
 晋之封,在成王时,初封在唐,后来叫晋。唐在哪儿,目前有争论。但唐、虞、夏都在山西,没问题。叔虞之封,见《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是说用夏人的办法治民,用狄人的办法治土。叔虞从陕西来,外来户,当地土著是夏人和狄人。他得用当地的办法治理当地人,所谓"走胡地,随胡理","禹入裸国,亦裸而游"。
 夏人,其实包括唐人和虞人。《尚书》的《尧典》等篇,古人只叫《夏书》,不叫《虞夏书》或《唐虞夏书》(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尧典》等篇讲尧、舜、禹禅让,尧、舜、禹是三个人。他们仨让来让去,不是朝代更替。周人接收夏地,有唐、虞、夏三种遗民。唐人祁姓,虞人姚姓,夏人姒姓,都是西周赐的姓。当时有此三族,皆属夏遗民。叔虞封唐,其实是封于夏地。比如晋六卿,最初范氏最强。范氏也叫士氏和随氏,就是唐人。唐人去了陕西,叫唐杜氏,范氏就是从陕西回归的唐杜氏。尧的传说,在河北也很流行,如河北的行唐县和隆尧县,这两个县名就与尧的传说有关。
 狄人,分赤狄、白狄。白狄姬姓,活动范围偏北。赤狄媿姓,活动范围偏南。晋文公的妈妈是狐姬,狐姬出大戎,大戎是白狄的一支。他流亡中的妻子是季隗(即季媿),季隗出廧咎如,廧咎如是赤狄的一支。赤狄有所谓怀姓九宗。怀姓九宗是媿姓的九个分支。媿姓是鬼方之后,古书亦作隗姓或归姓。隗姓是秦汉以来的写法。怀姓、归姓都是谐音通假字。怀姓九宗,史籍可考,有冯氏、胡氏、潞氏、洛氏、泉氏、徐氏(可能即徐吾氏)、蒲氏、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最初多在晋南,后来迁往晋东南,如潞氏在潞城,甲氏在武乡,留吁在屯留(徐吾氏也在屯留),铎辰在长治。晋灭赤狄,赤狄是灭于晋东南。考古发现,绛县横水大墓的倗氏是冯氏,翼城大河口墓地的霸氏是潞氏〔关于倗即冯,参看李零《冯伯和毕姬》,收入氏著《待兔轩文存》(说文卷)。关于霸即潞,参看黄锦前、张新俊《说西周金文中的"霸"与"格"——兼论两周时期霸国的地望》,载《考古与文物》二〇一五年第五期。案:霸字或从各,应读潞。潞,三晋货币作是露的另一种写法,都是赤狄。说不定哪一天,长治地区也会有重要发现。晋灭潞,罪名之一是潞占了黎国的地盘(《左传》宣公十五年)。黎城塔坡墓地与潞城潞河墓地是什么关系,今后值得研究。白狄,后来跑到河北,主要活动于滹沱河流域,平山中山王墓是"文革"期间的大发现,大家都知道。行唐故邑遗址是新发现,河北正在发掘。自古胡骑南下,都要走山西。研究晋,绝对离不开戎狄(关于白狄、赤狄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在《太行东西与燕山南北——说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的古代戎狄》中有详细讨论,该文待刊)
 叔虞封唐后,燮父以下,以晋为号,以翼为都,西周时期的晋晋侯有九代。天马—曲村墓地正好包含九组晋侯大墓。第一组(M114、M113)是燮父及其夫人墓,第二组(M9、M13)是武侯及其夫人墓,第三组(M6、M7)是成侯及其夫人墓,第四组(M33、M32)是厉侯及其夫人墓,第五组(M91、M92)是靖侯及其夫人墓,第六组(M1、M2)是釐侯及其夫人墓,第七组(M8、M31)是献侯及其夫人墓,第八组(M64、M62、M63)是穆侯及其夫人、次夫人墓,第九组(M93、M102)是文侯及其夫人墓(《晋世家》的九代晋侯: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或本作曼期、曼旗]、成侯服人,未见铭文;厉侯福,相当铭文晋侯僰马;靖侯宜臼,相当铭文晋侯喜父;侯司徒,相当铭文晋侯对;献侯籍,相当铭文晋侯苏和晋侯[籍是苏之讹]。穆侯费王[或本作弗生、王],相当铭文晋侯邦父。文侯仇,未见铭文)。这九组墓,除文侯跨着两周之际,都是西周时期的晋君墓。翼,或说即今翼城县城南南梁镇故城村的古城遗址。
 
晋侯墓地分布
东周以来,曲沃代翼是重大事件。曲沃,旧说在闻喜县,但更大可能在今曲沃,或说即今曲沃县城西南的古城遗址(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二〇〇七年版,148—154页)。文侯以下六代,很多死于非命,都与曲沃有关,羊舌墓地可能是昭、孝二侯的墓地(孙庆伟:《试论曲沃羊舌墓地的归属问题》,载《南方文物》二〇一二年第二期,74—76页)。司马迁说,曲沃武公代翼后,更号晋武公,"始都晋国"(《史记·晋世家》)。所谓"始都晋国",是说以翼为都,还住在原来的晋都。前六六八年,献公都绛(故绛),绛也是一个都城,或说即襄汾西南赵康镇南的古城遗址。前五八五年,景公迁新田(即新绛),新田是侯马的平望、台神和牛村等古城。晋早期都邑当在今翼城、曲沃、襄汾、侯马一线,大体沿浍水,从东往西转,最后转到汾、浍二水交会处。
春秋晚期,六卿专权。六卿是晋国的军功贵族。太原金胜村的赵卿墓,赵卿就是六卿之一,学者推测,可能即赵简子鞅。
 司马迁说,晋衰于悼公、昭公时,六卿强,公室卑,范氏、中行氏先亡,智氏次之,前四〇三年,赵氏、韩氏、魏氏命为诸侯,前三七六年,三家分晋,迁晋静公于端氏(《史记·晋世家》)。从此,只有三晋没有晋。侯马盟书、温县盟书,皆与三晋有关。


晋侯僰马壶

晋文侯列鼎
西周晋器,与典型的西周铜器没有太大差别。春秋早中期,晋国铜器与河洛地区的铜器也风格相近。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以侯马铸铜遗址为代表的铸造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影响到后来的三晋铜器,也影响到中原地区的铜器,学者往往把它们归为一系(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收入《高明学术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24—86页)。此系铜器与燕、齐、秦、楚划然有别,最能代表中原风格。

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 Download Evernot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奥尔巴赫: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1] 作者 |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译者 | 靳成诚(比较所博士生) Nonnulla pars inventionis est nosse quid quaeras.[2] 一 如果我们依然像歌德所做的那样,将“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