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1, 2014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JOHN LE CARRÉ2014年8月11日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左)与约翰·勒卡雷在拍摄《最高通缉犯》期间。Anton Corbijn/Schirmer/Mosel, Munich. From the recently published Schirmer/Mosel book, Anton Corbijn - Looking at A Most Wanted Ma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估计自己至多跟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近距离呆上过五个小时, 如果有必要就是六个小时。又或是与其他人一起站在《最高通缉犯》(A Most Wanted Man)的片场,看着显示器里的他,然后告诉他演得多么棒,又或者决定还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好。我并没有太多这样的经历:去几次片场,为了客串一 个愚蠢的路人甲而留一把恶心的大胡子,而且花费一整天时间去扮演一个面目模糊的家伙,谢天谢地,我根本不认识他是谁。在电影世界里,最多余的人莫过于总是 呆在片场的剧本原作者,我可是有教训的。承蒙亚力克·基尼斯(Alec Guinness)的好意,邀我到BBC改编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的片场。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表达我的赞赏,但亚力克说我的眼神过于激烈。

回想起来,2012年冬天,在汉堡拍摄《最高通缉犯》时,菲利普对我们的一个女性朋友做过同样的好事。她站在 300码开外的人群里,和其他人一样向这边看着,一边冻得哆嗦。但是她身上有什么东西让他不安,他让她离开。这有点怪诞,有点像心灵感应,但他刚好做对 了,因为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小说家,她可以和我们其他人一样激烈。菲利普不知道这回事,他只是嗅出来了。

回想起来,菲利普做出这类事情并不令我惊讶,因为从人们见到他的那一刻起,他的直觉就开始熠熠生辉。同样惊人的还 有他的智力。很多演员都有才气,但菲利普是真的聪明:他是个卓越的、充满艺术气质的博学者,他的聪明就像汽车头灯一样瞬间把你照亮。他握住你的手,粗壮的 胳膊搂住你的脖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颊贴住你的脸,像个胖乎乎的大男生一样拥抱你,然后站在那儿对你微笑,观察着这番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那 一刻起,他的聪慧就包裹着你。

菲利普无时无刻不在敏锐地观察着一切。这是一桩痛苦而耗费精力的工作,或许到最后导致了他的毁灭。这个世界太过明 亮,令他无法应付。他得眯上眼睛,否则就会目眩而死。就像英国诗人查特顿(Chatterton)一样,你绕月亮转一圈,他能转七圈。每当他离开,你都不 敢确定他是否还能回来,就像有人用来形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ölderlin)的话:每当他离开房间,你都担心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他。这听上去像是事 后聪明,但并不是。菲利普就是这样在你面前燃烧自己。没有人能以他那样的步调生存并一以贯之,而在亲密的感情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刻,他需要你了解这一点。

霍夫曼在2005年的影片《卡波特》中饰演卡波特。
Attila Dory/Sony Pictures Classics

没有任何一位演员像菲利普这样,第一次见面就带给我巨大的冲击: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不行,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不行,甚至亚力克·基尼斯(Alec Guinness)也不行。菲利普迎接我的样子,就像他毕生都在等待与我相逢的时刻,我怀疑他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不过我对菲利普倒是仰慕已久。我觉得他 饰演的卡波特(Capote)是我见过的最佳银幕表演。但我不敢这么告诉他,因为和演员相处总有这样的危险:如果你说他们九年前有多么优秀,他们就会想知 道从那以后自己的表演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亚力克·基尼斯在1979年BBC版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饰演乔治·斯迈利。
BBC, via Reuters

但我确实告诉他,他是我心目中唯一能够饰演乔治·斯迈利(George Smiley)的美国演员,在最早的BBC版《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里,这个角色由基尼斯扮演,最近的电影版中又由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饰演——不过,作为一个忠实的英国人,我把加里·奥德曼也当做我们英国人。

或许我还想到,和基尼斯一样,菲利普在大银幕上演情人总不大有说服力,但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电影里不用纠结这一点。如果菲利普在片中必须搂抱一个女孩,你不会像看到基尼斯拥抱女孩那样觉得尴尬,把目光转向一边,但你会忍不住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你,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关于是否应当让菲利普在片中和某人上床,我们的制片人们讨论了很久,这是个有趣的想法,最终他们提出这个建议时, 双方都避之不及。最后,高尚的女演员安娜·霍斯(Nina Hoss)出现在菲利普身边时,制片人们才意识到,两人看上去像是一段失败恋情的小小奇迹。霍斯饰演的这个角色突然变得厚重,在片中,她是爱慕菲利普的工 作伙伴、助手和果断的协助者,他伤透了她的心。

霍夫曼在《最高通缉犯》中饰演德国间谍。
Kerry Brown/Roadside Attractions

这个角色很适合菲利普,他在片中饰演甘瑟·巴赫曼(Günther Bachmann),这是个快要退休的中年德国情报官员,不能拥有长期恋情或类似关系。菲利普从第一天就下定了决心,为了不断提醒人们,他随身带着一本我 这本小说翻烂了的平装版(作为作者真是夫复何求),倘若有人想要用性爱来调动这个故事,他就冲着那人挥舞这本书。

电影《最高通缉犯》中还有瑞秋·麦克亚当斯(Rachel McAdams)和威廉·达福(Willem Dafoe),我希望它能在你家附近的影院上演,所以现在就准备买票吧。它几乎全部是在汉堡和柏林拍摄的,演员中还有若干德国最著名的演员,饰演一些小角 色,除了高尚的妮娜·霍斯(影片中的"芭芭拉"),还有丹尼尔·布鲁赫(Daniel Brühl,片中的"拉什")。

在小说中,巴赫曼是个吸毒的间谍。嗯,对于菲利普来说,演这样的角色不是问题。这个角色在贝鲁特失去了珍贵的间谍 网,令中情局陷入尴尬被动的境地,之后被迅速遣返,在汉堡无所事事。之前911事件的主脑就是在汉堡策动密谋的,这里的情报分支和很多人仍然生活在这种尴 尬之中。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与瑞秋·麦克亚当斯在根据约翰·勒卡雷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最高通缉犯》中。
Kerry Brown/Roadside Attractions

巴赫曼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正直地开展工作:不是靠偷偷摸摸的小团队、严刑逼供和非法暗杀,而是靠间谍的巧妙渗透,靠着对事业的信仰,借敌人的力量打倒敌人,继而从内部瓦解那些圣战分子。

在一次与制片人和主要演员共进的美妙晚餐上,我不记得是菲利普还是我说了很多关于巴赫曼这个角色原型的事;还泛泛 地谈了关于对间谍的关怀和照顾,以及间谍机构负责人必须扮演的牧师角色。别去管那些敲诈,我说,忘掉那些大男子主义。别去管那些剥夺睡眠之类的逼供,还有 把人锁在箱子里,模拟死刑和各种手段。我装出权威的口吻说:最好的间谍、告密者、提供情报者,或者随便你管他们叫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理解和亲密的关 怀。我觉得他记住了我的长篇大论,但更可能的是他在思忖:能不能把我这些试图打动别人的含糊表达用在自己的表演里。

霍夫曼(右)在片场与导演安东·寇班(远景左)和威廉·达福在一起。
Kerry Brown/Roadside Attractions

事到如今,要带着抽离感去写菲利普如何诠释一个绝望的中年男人是怎样发狂,或是他怎样演活了这个角色的自毁历程, 会是很困难的事情。当然,他也得到了导演的建议。导演安东·寇班(Anton Corbijn)也是和菲利普一样的博学者,而且多才多艺,是世界级的摄影大师、当代音乐界的中流砥柱,有一部纪录片就是以他为主人公拍摄的。他执导的第 一部长片《控制》(Control)是一部黑白影片,具有符号意义。目前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的影片。尽管如此,在工作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创作天赋完全是向内的,是从属于他自身的。我觉得他不太可能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喜欢谈理论的编剧,或 是擅长阐明角色的内心生活。菲利普得和他自己完成这样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肯定非常病态,充满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究竟应该在哪一刻彻底丧失自制?内心深处我 已经知道一切注定要以悲剧告终,而我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一切?但悲剧诱惑着巴赫曼像飞蛾扑火一样飞去,它也诱惑着菲利普。

口音也是个问题。剧组里很好的德国演员们都说着带一点德国口音的英语。大家都认为菲利普也应该以这种口音说话,但 这么做并不明智。从我第一刻听到他说话,就觉得"天呐"——没有任何我认识的德国人会这样说英语。他使用了口腔技巧,一种撅着嘴唇说话的方式,仿佛在亲吻 台词,而不是在说出它们。之后,他渐渐做到了那些最伟大的演员们才能做到的事。他让自己的声音成了唯一真实可靠的声音,孤独、奇异,但在众多声音之中,你 又只想相信这个声音。每当这个声音随着这个伟大的男人一起离开舞台,你便会情不自禁、焦躁不安地期待它再次出现。 

要过很久,我们才能等来另一个菲利普。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是《最高通缉犯》,《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及《微妙的真相》的作者。

Copyright © David Cornwell 2014.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7月20日。

翻译:董楠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 Download Evernot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奥尔巴赫: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1] 作者 |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译者 | 靳成诚(比较所博士生) Nonnulla pars inventionis est nosse quid quaeras.[2] 一 如果我们依然像歌德所做的那样,将“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