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9, 2017

中国西域的扩张极限在哪里? 地球知识局

中国西域的扩张极限在哪里?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17-05-09 08:32:20 举报
阅读数:17827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本文为我局的第163篇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中亚的故事

文字、制图、编辑:孙绿



很多人会向往中国汉唐盛世在西域的开疆拓土,那似乎是一个以巴尔喀什湖甚至以咸海为边界的伟大时代,似乎控驭中亚的唐朝也曾接近欧亚霸主的宝座。




唐总章二年(669年)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然而内乱(安史之乱)打断了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争锋中亚的进程,其后的中国王朝在西域的边界再也没能超过这个范围,很多人或许为之遗憾,但纵观历史,几乎没有哪个定居政权能拥有全部的"内陆亚洲"。




如果我再多活五十年

大唐一定不会被李隆基搞砸




亚洲两强中亚争锋



因为内陆亚洲是一个异常辽阔的范围,从河西走廊到里海,从哈萨克草原到阿富汗群山,更有大漠高山纵横其间,各部分差异颇大。






由于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及农牧资源的分散,统治此地的游牧帝国容易分裂(至少是松散统治),而古代农业文明统治此地的成本是高昂的。这里长期处于游牧帝国、绿洲城邦、农业帝国并存的状态。




散布在斯坦国大地上的众多绿洲



在亚洲诸文明之间,辽阔内陆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这种缓冲带一层接着一层,即使某一方突然崛起,一路消耗下来,完全跨越并深入其他文明的核心区也是极其困难的。




一层一层缓冲带



正因为如此,中华、印度、伊朗三大文明虽然都努力向中亚扩张,但无法独占这一地带,更无法吞并彼此。即使如此,扩大安全范围仍是重要的,因为每跨越一层障碍并建立桥头堡,就获得了巨大的地缘优势!



青藏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正是这样的存在,三者汇聚在帕米尔高原,文明的核心区被隔开,但仍有一连串孔道连接彼此。




这些孔道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帕米尔高原,估计要九九八十一难...



由于内陆亚洲的水源大量来自高山融水,导致是否能一路冲到山脚下,优劣势便有可能逆转,因为富饶之地在远方,要么占住,要么一路后推到敦煌。




经济活动与人口基本分布在山地两侧




离开冰雪融水,这里就是一片沙漠



如果能进一步据有山脉两侧,如青藏高原南北、天山南北,则优势不言而喻,因为把对方逼到了他们的敦煌。由于控制上游,进而控制下游,这个下游的最大范围,恐怕也就是中国在西域拓展的极限了!




天山南北




下游可以有多大?

是不是很像唐朝范围?



天山西侧、北侧的河流较东南方向更多,并发育出众多巨大的河流和胡泊,如:阿姆河、泽拉夫善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咸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




穿行在沙漠中的河流



如今中亚斯坦国的重要城市几乎都在天山一线的山脚下或下游枢纽之处。(除了哈萨克斯坦迁都到北方新都阿斯塔纳)




阿拉木图离中国太近

是迁都阿斯塔纳的重要原因



由于天山山脉分作多支,其间又孕育出三大盆地:费尔干纳盆地、伊塞克湖、伊犁河谷,这些盆地是从新疆前往天山以西的快捷通道,相比穿越帕米尔高原,绕道费尔干纳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若再加上天山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吐火罗盆地(阿姆河上游),这便是中国自塔里木盆地向西推进的第一圈层了。




第一圈层




古代粟特人壁画,或许他们是会说吐火罗语的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费尔干纳。中亚两河(阿姆河、锡尔河)相距遥远,中间又有克孜勒库姆沙漠阻隔,是泽拉夫善河连接了两者,即所谓河中地。



而费尔干纳盆地既是锡尔河的上游,又紧邻泽拉夫善河,如果说泽拉夫善河流域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是中亚的枢纽,那么费尔干纳就是这枢纽的后盾。







撒马尔罕—雷吉斯坦广场,曾经的极度辉煌



如何前往费尔干纳?喀什。



喀什是塔里木盆地的突出部,直接顶住亚洲高地的核心,北入天山、西进帕米尔、南下喀喇昆仑。上面提到的吐火罗盆地、费尔干纳盆地、伊塞克湖,从喀什出发都是最近的路线。



而山的另一面,就是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三个斯坦的首都和一个斯坦的故都。(高仙芝亦是以此为重要的前进基地)




喀什



而北面的伊犁河谷可由吐鲁番盆地进入,伊犁河离中国核心区更近且至关重要,若没有,则南疆北疆之间无疑被剪开了一刀。所幸即使在沙俄称雄中亚的时代,中国依然保住了半个伊犁河谷。




分属于中国的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河




伊犁河谷那拉提草原



伊犁河是七河流域(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七条主要河流)最重要的一条河。他的纬度也更低,更加温暖,其水量之大甚至使得巴尔喀什湖成为一座西淡东咸的湖泊,即伊犁河流入的这一端水更淡一些。




伊犁河-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向西直通阿拉木图,以阿拉木图为东端,塔什干为西端,并牢牢控制两者后方的伊犁河谷和费尔干纳盆地,则两者之前的较小流域,如塔拉斯河的塔拉兹、楚河流域的比什凯克,将失去反抗能力。除非他们找到了强大的外部盟友,如怛罗斯之战中的阿拉伯帝国。






基于冷兵器时代的技术水平,中国长期困扰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侵扰,故而对西域的经营时断时续。然而到清朝时,中国也已成为火药帝国,亚洲内陆的游牧势力受到各方势力的挤压。




虽然还是很简陋,好歹普遍用火药了



这显然是清朝向西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其辽阔疆域和边疆治理亦有声有色。然而欧美列强威逼于东南腹地,沙俄帝国更是以工业化的巨大优势割走中国大片国土。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不仅是清朝,在欧美巨大的技术优势下,亚洲诸强的实力严重失衡,印度被英国殖民,伊朗被英俄瓜分,亚洲广阔内陆的缓冲带挡不住俄国人的脚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出海口,他们都想要。曾经的亚洲诸强变为英俄在海陆两线的万里逐鹿。




即使崩溃之后,俄国仍然保留下了海参崴。。



在这忍辱负重的一百年后,中国的地缘环境较之印度和伊朗要好得多。



伊朗最终只保住了伊朗高原,失去了高加索、土库曼和阿富汗。印度自然没有保住印度河,连恒河的出海口也木有了,当然,相比殖民地之前的松散文明,或许也达成了某种"进步"?



中国在北面吃了大亏(尤其是苏联驻军蒙古的话),但是保住了藏南、新疆、喀什和半个伊犁河谷。




我虽然争取到了和平独立,但没能保住国家的统一



苏联的势力在二战后达到顶峰,其代表作如:控制蒙古国、入侵阿富汗。不料其亡也忽,苏联的解体以及亚洲诸文明古国的工业化,使亚洲诸强的实力再次趋于平衡。



中亚诸国的对外态度也越来越像一千年前(相比于近一百年),虽然组织变化了(部落-国家)、资源变化了(马-天然气),但平衡外交仍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中亚油气资源其丰富,天然气方面是土库曼斯坦的特长,据说香港人民已经用上了他家的天然气



当然,殖民时代和苏联时代仍留下诸多遗产,对应伊朗、印度的地缘劣势,中亚国家确实保留住了一些苏联留下的地缘优势,如费尔干纳盆地和吐火罗盆地(两地较容易被喀什和喀布尔所控制)。以至于有些网友想要"收复故土"。



不过苏联人也留下了一些麻烦,比如复杂的费尔干纳边界:






这可能是以后要讲的故事了

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 Download Evernot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奥尔巴赫: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1] 作者 |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译者 | 靳成诚(比较所博士生) Nonnulla pars inventionis est nosse quid quaeras.[2] 一 如果我们依然像歌德所做的那样,将“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