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3, 2019

逝者|著名历史学家麦克法夸尔教授逝世

逝者|著名历史学家麦克法夸尔教授逝世

学人君 學人Scholar  昨天

Roderick MacFarquhar(1930.12.2-2019.2.11)
经学人君多方确认,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教授昨晚在家中辞世,享年88岁。


1930年12月2日,麦克法夸尔出生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时为英国殖民地),其父亚历山大·麦克法夸尔爵士(Sir Alexander MacFarquhar)曾任印度行政参事会成员,后任联合国资深外交家、主管人事的副部长。1949-1950年,麦克法夸尔在埃及和约旦的英国皇家坦克团服兵役,后到牛津大学克伯学院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195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55年获哈佛大学远东区域研究硕士学位;1981年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麦克法夸尔返回英国,1955-1961年就职于英国《每日电讯报》和《周日电讯报》,作为记者专门从事中国报导;1963-1964年任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全景》节目记者。正是在这其间的1959-1968年,通过创办《中国季刊》,为其扬名中国研究界奠定了坚实基础;1965-1968年还担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非常驻研究员。1969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产主义事务研究所与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后于1971年重返英格兰,被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委任为研究员。1971-1974年,1979-1980年,麦克法夸尔还是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24小时”节目的共同创始人兼主持人。
麦克法夸尔1966年在《中国季刊》任编辑时的照片


1974年2月,立志问鼎英国政治的麦克法夸尔,终于成功当选工党国会下院议员,并任外交和联邦事务国务大臣大卫·恩纳尔斯的国会私人秘书,同时担任英国科学与技术特别委员会成员。1978年,麦克法夸尔辞去国会私人秘书一职,重返学术界,任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院长,后于1979年退出政界,结束了短暂的政治生涯。但这5年政治生活的亲身经历,对麦克法夸尔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重返学界后,麦克法夸尔先后任美国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研究员(1980-1981)、勒沃霍姆客座研究员(1980-1983)、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86-1992)、哈佛大学政府系主任(1998-2004)。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一位远离中国大陆的“局外人”,麦克法夸尔怀着极大的兴趣,潜心中国研究,孜孜不倦,勤耕不辍。他治学严谨,注重史料,专攻中国当代史,长于理论分析,尤以“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称著于世。早在文革期间的1972年,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后又多次来华考察、交流、讲演,以严肃认真,较为客观公允的态度,出版了独具特色,颇有深度的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系列著作,在国外中国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世界性理论参照坐标。


麦克法夸尔的主要著作有:1960年《百花运动与中国的知识分子》(The Hundred FlowersCampaign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1961年《中苏争端》(TheSino-Soviet Dispute);1966年《毛统治下的中国》(China under Mao);1972年《中美关系(1949-1971)》(Sino-AmericanRelations: 1949-1971);1972年《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1974至1997年《文化大革命的起源》(3卷本,The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其中前两卷有2种中文译本);1987、1991年《剑桥中国史》(第十四、十五卷,与已故费正清教授主编,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有3种中文译本);1989年《毛主席的秘密讲话》(TheSecret Speeches of Chairman Mao);1991年《当代中国四十年》(Perspectiveson Modern China:Four Anniversaries);1993年《中国政治:1949-1989》(ThePolitics of China: 1949-1989);1997年《中国政治: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ThePolitics of China: The Eras of Mao and Deng);1999年《中国后毛泽东时代改革的悖论》(The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2004年《中国政治》(ThePolitics of China);2006年《毛泽东的最后革命》(与迈克尔·舍恩哈尔斯(MichaelSchoenhals)合著,Mao's Last Revolution)。此外,还有一系列重要论文。


麦克法夸尔部分著作封面



丁学良:麦克法夸尔的文革世界(摘录)


麦克法夸尔出身于英国贵族世家,可年轻时热衷于社会公平的政治潮流,加入了属于左翼的工党,成为议会下院议员。他一度供职于英国外交部,以高级文官身份于1971年首次访华。前此他还担任过BBC国际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并且参与创办了后来享誉全球学界的《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在政界、传媒界、学界均积累了亲身奋斗的丰富经验。当改革开放政策把中国重新推向世界的时候,西方研究中国的重镇哈佛大学就把麦克法夸尔请回去,执掌当代中国政治的教学和研究。他早年在此校跟随西方的中国史学大师费正清读研究生,回到母校,心甘情愿。况且他在这里读书的年代,又幸遇研究中国问题的才女爱茉莉(日后任《经济学人》杂志的波士顿站长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国际版主编),结成良缘。


麦克法夸尔最早的研究领域其实是国际关系,成名作包括苏联和中国的磨擦冲突,以及1949年以后中国和美国的麻烦关系。然而,有着亲身从政经验的他,对政治大趋势的敏感度非一般的书呆子可比拟。中国WG一启动,他就感觉到此一事件非同寻常,于是从1968年起就把研究WG作为自己的首要课题,由此而奠定了他作为西方学界研究中国文革的领军人物。1974年,他发表了“文革前史”三部曲的首卷《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年》;1983年,他发表了第二卷,聚焦在1958至1960年的大跃进;1997年,第三卷发行,剖析中共领导层在1961至1966年期间的严重分歧。三部“文革前史”的英文版,加起来将近一千七百页,密密麻麻的排字本,真正是让人望而生畏、叹为观止!它们获得了“亚洲研究学会”1999年度倍受尊敬的Joseph R. Levenson Prize殊荣。这位于1969年不幸英年早逝的Levenson生前在西方被认为是当代最有才华的治中国史的杰出学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探讨中国现代化之文化价值观困境的三卷本巨著: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以他命名的这项学术奖,专为英语世界关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优秀研究成果而设。麦克法夸尔不但以著作获得Levenson奖,他在哈佛大学还获得过Levenson杰出教学奖,可谓双奖一身,名至实归。


中国内地对于麦克法夸尔的文革研究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北京的《求实出版社》于1989至1990年间,出版了《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中文译本,首印发行量共十一万册,盗版则难以计数。麦克法夸尔贵族世家出身,对钱财不怎么在乎,一分钱稿酬版税也没有索取,只希望他的文革研究成果能够被深受文革之苦的中国人民广泛阅读。可惜1989年“LS”之后,中国内地的言论空间急速压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译本的第三卷(副标题是「浩劫的来临:1961-1966年」)一直难以问世。幸亏还有个香港,于是就有了本月29日第三卷的首发及报告会。新世纪出版社同时还修订了第一卷、第二卷的译本,把被内地出版社砍掉的部份补足。三卷齐发,以满足各地中文读者的渴求。


华人社会里有句流传极广的悲怆之言:“文革虽是发生在中国,文革研究却是在海外”。西方世界对中国文革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麦克法夸尔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工作。远在1980年代的中期,哈佛大学校方就正式向他提议,可否在该校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外国文化”的大栏目下,新开设一门专讲“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课?如果开成了,这将是全世界主要的研究型大学里,首项以中国文革为主题的完整课目;到那时为止,虽然西方大学其他的课程中也有中国文革的内容,但都是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或中国现代史的一小部份讲授的。


虽然这个建议对麦克法夸尔颇具诱惑力,但他却心中无底——中国的文革是那么的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怎么好给美国本土生、本土长的大孩子们讲清楚呢?比如说吧,毛泽东正式发动文革的头排猛烈炮火——对吴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革命大批判,海瑞被罢官的时代是16世纪中叶,那比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还早了两个多世纪。怎么能够对美国的本科生讲明白,在毛泽东的中国,古代史、中世纪史都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小仆人呢?


谁知道首届题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课程(注册号码是“外国文化 48”)于1988年春季开课时,哈佛本科生中主动要来上的几达千名。哈佛本科生院全部学生才只有六千多人。这么大规模的课,倒是给校方后勤部门出了一道难题,因为校园里没有这么大的常规教室。无奈,校方只好准许这门课在Sanders剧院里上;该栋古建筑物颇具文物价值,平时保管甚严,通常是在重大庆典时才动用,我们接受博士学位证书的仪式便是在那里面举行的。


我记得正式注册修首届中国文革课的学生是830名左右,仅助教队伍就有22名,包括本人在内。这次从美国、欧洲、北京、蒙古等地赶来香港参加29日报告会的,有好几位都是当年的助教或学生。那时候还没有现成的课本,麦克法夸尔就组织助教们认真挑选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复印装订成册作为教材。我印象鲜明的是当时在讨论如何翻译文革时期的特有术语遭遇的困难,常常为一个译法之取舍争论老半天。比如,“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最后选定的是具硬译风格的capitalist roaders(字面上是“资本主义的走路人”)。有的美国学生在测验时望文生义,把它解释成:“非常富有的人开着豪华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按此标准,香港的“走资派”实在太多了!


麦克法夸尔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文革迄今二十余年,这门课已经成为哈佛的经典课程之一。后来的学生更幸运,因为他们有了一部专著当课本,这便是麦克法夸尔与瑞典籍当代中国研究学者、功力深厚的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合作,劳作经年完成的巨著──《毛泽东最后的革命》。几近700页的英文原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发行,中文译本三年后问世(香港:星克尔出版公司),均受到西中学界的高度评价。


不过,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似乎并不带来财运。自从《MZD最后的革命》中文版问世后,访问哈佛大学的中国政界和学界重要人士,只要有机会面晤麦克法夸尔,都会向先生索取该书。麦克法夸尔自己掏腰包,多次请人从香港购书空邮。随着这次《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卷中译本出齐,麦克法夸尔的送书支出又要上升一个新台阶。


半个多世纪之前,麦克法夸尔的老师一辈就对他们这些刚入门的研究中国政治的西方研究生说:你们选择了这个专业,以后几十年可就有苦活干了。语言难学、资料难找、关系难建、论文难发、著作难写,等等等等。不过也有诱人的回报:你把中国政治疏理好几遍了,有点不耐烦了,突然一切都变了个样,认不出来了,于是又磨拳擦掌去探索刚涌现的神秘和新奇。所以,研究中国政治是永远不会乏味的。


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麦克法夸尔对我们也说过类似的话。如今,我对来自西方东方的学生们讲着相同的话。
资料来源:管永前,“麦克法夸尔与《中国季刊》的创立”;费正清研究中心官网、爱思想网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奥尔巴赫: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1] 作者 |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译者 | 靳成诚(比较所博士生) Nonnulla pars inventionis est nosse quid quaeras.[2] 一 如果我们依然像歌德所做的那样,将“世界文学”...